尊龙凯时官方网站

【历史文化】因为一首诗爱上一座城!带你认识不一样的诗意罗江

[编辑:永太净化设备经营部] [时间:2024-05-15]

  莫道岁月随风过,调元诗韵遍地飞(苏叔阳);这里的风吹过,都有诗歌的浓郁(舒婷);罗江一绿天下春(商震)……

  17年前,历史文化名城罗江,以诗为媒、以诗会友,“中国·罗江诗歌节”横空出世,如今已成功举办9届,成为罗江一张耀眼的名片,更涵养出一座城的文化自信。

  罗江自古为蜀都北部门户,境内的金牛古道白马关段,全长4.7公里,为四川保护最完好的金牛古蜀道;周家坝船棺遗址,与广汉三星堆、成都金沙遗址一脉相承;白马雄关、庞统祠墓等历史遗迹保存完整;“川菜、川剧之父”李调元家族“一门四进士,兄弟三翰林”至今被传为佳话;千年古刹万佛寺、唐代石刻千佛崖、宝峰寺、观音岩等佛教胜地建筑宏伟,宝峰寺更因杨贵妃的传说而声名远播。古蜀文化、三国文化、调元文化在这里和谐交融,彰显出深厚的人文内涵。

  “蜀山高、蜀水清,蜀人自古多才情”。历代文人墨客游历罗江,留下不少诗词歌赋流传至今,而罗江本地也出了不少文人。晋代就有书写罗江的四川民谣《古巴歌》;唐代诗人杜甫由秦入蜀过鹿头山时感怀写下了《鹿头山》;宋代诗人陆游在罗江写下《罗江驿翠望亭读宋景文公题壁诗》《鹿头山过庞士元墓》等诗篇;清代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在罗江写下了《题醒园图》;清代性情派主要作家张问陶写下了《绵州》;袁枚“童山集著山中业,函海书为海内宗”指的就是罗江人、戏剧理论家、文学家、诗人李调元。

  抗日战争时期,山东济南一中流亡师生在罗江成立国立六中四分校,著名作家李广田及著名诗人陈翔鹤、方敬等在此任教,著名诗人贺敬之曾在此求学。著名作家沙汀、著名诗人卞之琳等多次在罗江聚会,探讨研究“五四”以来中国诗歌的发展。

  1948年,四川第一个农民诗社——云峰诗社在罗江鄢家诞生。数十年来,诗社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农民诗人,他们用朴实的语言,抒发对生活、对土地、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真挚情感。

  自1996年复县后,罗江文化事业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,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、四川省文化先进县等荣誉接踵而来。2005年10月底,县委、县政府邀请全国各地30余位著名诗人为罗江创作诗歌,出版了《当代诗人笔下的罗江》诗画集、《历代诗人咏罗江》《醒园录》《罗江遗韵》《巴蜀才子李调元》(连环画)等书籍,为诗歌节的举办创造了条件。

  2006年3月,带着“继承优秀诗歌传统,大力创作讴歌伟大时代、塑造美好心灵的优秀诗篇,促进诗歌繁荣,打造城市精神名片”的使命,2006中国·罗江诗歌节举办,正式开启了诗意罗江的崭新篇章。

  从2006到2023,17年,9届,中国·罗江诗歌节在与时俱进中创新,已经成为罗江乃至德阳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。

  创新的“密码”是什么?罗江坚持紧扣时代主题,在诗歌的吟诵中唱响时代主旋律。

  诗歌源自生活,抒发情感。每一届中国·罗江诗歌节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。2006年的“诗意罗江·和谐罗江”、2008年的“诗意新农村”、2010年的“凤凰涅槃·幸福家园”、2013年的“诗意古道·美丽罗江”、2015年的“记住乡愁 ·美丽罗江”、2017年的“四好乡村·诗意初心”、2019年的“同庆华诞·幸福罗江”、2021年的“仰望百年丰碑·诗歌丰收大地”、2023年的“诗润幸福家园,相约大美罗江”,从和谐罗江、美丽新农村,到绿色生态家园、脱贫攻坚、调元川菜文化……做到了届届有特色、届届有亮点。

  中国·罗江诗歌节还积极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的振兴和繁荣。历届诗歌节先后举办了“相约罗江”诗人座谈会、“诗歌的现实关注与现代性”学术研讨会、当代诗歌论坛、微博时代的诗歌传播论坛、“记住乡愁”诗歌创作论坛、乡土诗歌创作主题演讲等,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、作家和主流文艺期刊的“当家人”等先后来到罗江,在这里采风、研讨。2010年,《星星》诗刊社和诗歌节组委会联合评选表彰了“全国首届十大农民诗人”,第一次为罗江诗歌节注入了全国性元素,也在中国诗坛留下了罗江的印记。还有评选表彰四川省首届十大青年诗人、“记住乡愁”诗歌大赛征文活动、发布《不忘初心·迎接十九大》诗歌专集、出版《我与脱贫攻坚同行》诗选和四川省“我和祖国共成长”诗歌征文优秀作品专号(《星星》2019年10月增刊)……

  在弘扬主旋律、推动中国当代诗歌的振兴和繁荣中,中国·罗江诗歌节这张名片正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。

  诗歌,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蕴含着属于中国人浪漫的家国情怀;节日,是一种文化符号,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。为了更好地传承延续千年的文脉,中国·罗江诗歌节走出高雅的艺术殿堂,将目光投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,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诗歌的魅力。

  诗歌文化与调元饮食文化的碰撞,就是罗江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。罗江在诗歌节期间举办了李调元学术研讨会、调元饮食文化节,既丰富了诗歌节的内涵,也为罗江打造“川菜川剧之乡”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。2013年诗歌节上,举行了《李调元著作选》首发式暨座谈会,《李调元著作选》正式面世,该书收录了罗江当地著名的清代文学家、戏剧家、诗人李调元从15岁到69岁的作品,有《童山诗选》《蠢翁词》《雨村词话》《雨村赋话》《雨村曲话》《雨村剧话》《弄谱》等七种,对研究李调元文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。2023中国·罗江诗歌节暨大德如阳·2023调元川菜文化周开幕式上举行了《四李诗选》首发式。“四李”是指以李调元为首的诗歌群体,包括李化楠、李调元父子以及李鼎元、李骥元兄弟。据统计,“四李”创作的存世诗词数量约4700余首,为弘扬和普及诗歌文化,罗江区文化工作者精选“四李”创作的部分诗歌688首正式出版,对于读者认识和了解“四李”诗歌创作的大体风貌、普及和传承中华优秀诗歌文化具有积极意义。

  不止如此,2015诗歌节积极助力以“金牛古道”为代表的古蜀道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工作;2017诗歌节将长啸喊山、千人坝坝宴、柚子脸谱制作、趣味运动会、田园采摘体验等民俗活动融入其中,推动了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;每届诗歌节期间,罗江都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决赛,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诗歌,“诗意罗江”的氛围越来越浓郁。

  在诗歌节的影响带动下,2007年6月,中断近60年的云峰诗社恢复活动,且队伍不断壮大,由复社之初的10余人发展到60余人,其中既有八旬老翁,也有十龄儿童。十多年来,诗社社员创作诗词歌赋上千件,出版了多期《云峰诗草》,部分社员在《诗刊》《人民日报》《星星诗刊》《词刊》等期刊发表作品并获奖。云峰诗社已成为罗江传承诗歌文化的重要阵地,培养了一批诗歌文化的传承者,爱好者。

  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总是协同共进的,罗江以诗为媒,做好这篇“协同文章”。借举办诗歌节之机,罗江着力打好“诗歌文化”牌,全方位展示罗江人文历史、特色旅游、投资环境,提升对外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。

  2008诗歌节期间,举行“印象罗江笔会”“罗江县第二届范仲淹后裔古民居保护与开发研讨”,诗歌文化与罗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“联姻”;2010诗歌节期间举行的招商引资投资说明会,吸引了60余家企业前来罗江,签订意向性协议12个,达成投资额度10.91亿元;2010诗歌节期间,举办中国幸福家园规划阶段成果发布会暨招商引资投资说明会、新农村题材诗歌创作研讨会、罗江讲坛-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讲座,提出建设“出如画、入有余、大和谐、同快乐”的“中国幸福家园”目标;2013诗歌节上,举行了产业罗江、文化罗江、生态罗江论坛暨招商引资投资说明会……

  诗歌,已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特色,更是一种发展的底色。从文化艺术到经济发展,从城市建设到市民素养,诗歌文化已融入城市的肌理中,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里。走过17年历程的中国·罗江诗歌节,培养出一批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具有乡村韵味的文化人才,创作了一批根植人民、来自人民、服务人民的精品力作,为推动中国诗歌文化发展,增进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,已经成为国内诗歌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。